发布日期:2024-09-09 14:29 点击次数:119
近年来,随着中国体育的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以及优秀运动员受到观众和粉丝的追捧。部分的曝光使得更多的体育赛事得到大家的关注,但许多不理智追星行为也借此滋生,出现“饭圈化”乱象,且愈演愈烈之势。2024年巴黎奥运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,体育领域“饭圈化”乱象也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。
8月3日晚,巴黎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决赛结束,陈梦4比2战胜孙颖莎,获得金牌。明明中国包揽金银是十分值得庆贺的事情。却因为更多观众支持孙颖莎不遗余力地应援,把一场体育比赛变成了“粉丝追星会”,网上也出现一些批评陈梦的声音,甚至发展成网暴。这些现象都是“饭圈”恶习对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的侵害。从社交媒体上粉丝之间的互撕谩骂、刷量控评,到线下追星时的围追堵截、恶意攻击,再到观赛过程中的“长枪短炮”、声嘶力竭……
饭圈乱象侵染体育圈已有时日。而最近,在奥运赛场上,在全球观众的注视下,某些饭圈成员出格离谱的举动,终于招致了一种集体性的反弹。应该说,极端化的饭圈行为,已经越过了“加油助威应援”的合理范畴,而成为一种输出攻击、制造伤害、加剧分裂的负面力量。体育产业内,偶像与粉丝的结构关系,本就是根深蒂固的。这种关系,以往更多是基于对某项运动的热爱。但近年来,这种“关系”,加速沦为一种庸俗的“个人崇拜”与“人格依附”。某些粉丝为了自己的偏爱奉献所有,越发偏激、偏执,行为偏颇而不自知。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哪怕与全世界为敌,这种癫狂的状态,让人不寒而栗。
不可否认的是,“饭圈文化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产业的繁荣,为运动员带来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。它让原本遥不可及的体育明星变得触手可及,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。然而,当这种文化过度渗透至体育领域,其负面影响便逐渐显现。“饭圈文化”的极端化倾向,导致了粉丝间的对立与冲突,破坏了原本和谐的观赛氛围。赛场变成了战场,观众不再是为了欣赏比赛而来,而是为了支持某一方而呐喊助威,甚至不惜用言语攻击对方选手。这种氛围,无疑是对体育精神的极大背离。这也是体育竞技过度娱乐化的体现。另一方面,“饭圈文化”的过度商业化,也让体育比赛失去了原有的纯粹与真实。赞助商、广告商的介入,让比赛结果往往与商业利益挂钩,而运动员的个人价值也被无限放大,甚至超越了体育本身。在这样的环境下,运动员的每一次挥拍、每一个表情,都可能成为饭圈粉丝争夺的焦点,而非体育竞技本身。
今年6月,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表示,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“饭圈文化”对体育领域的侵蚀。国家体育总局强调,“饭圈”乱象对运动员身心健康、运动队为国争光能力、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都极为不利。体育不应该也不允许成为畸形“饭圈文化”继续滋生的“引线”和“温床”。解决这一问题刻不容缓,全国体育系统必须高度警惕、快速行动。
体育竞技应当是纯粹的,是运动健儿们挥洒汗水,为国争光,是各国竞技,文化碰撞,是奥林匹克竞技精神闪闪发光。不要让“饭圈文化”继续侵蚀体育净土。
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孙颖莎饭圈陈梦发布于:四川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